
Thursday, November 13, 2008
翁 诗 杰 万 岁!

Tuesday, November 4, 2008
人去楼空

人生无常。
威再也医生建了威再大厦
天知道
高楼巍巍
人去楼空。
安息吧
威再也医生!
Monday, November 3, 2008
话说经济···

听朋友说,最近油棕果价格大跌,从今年最高的每吨七百多零吉,滑落到目前的两百余零吉。 橡胶也是如此,从几个月前的每担胶汁九百余零吉,跌到目前的五百多零吉。
难怪,城内城外,居民开始呐喊。
尤其是油棕小园主,收入大幅度减少,今天的收入比起以前好价时,减少了百分之七十; 在加上肥料、工资、运输等费用没降价,你说,他们会不心痛吗?
除了油棕业,其他行业也受引响。
小贩生意,以往门庭若市; 今天,开始冷清...
餐馆生意,也是如此。
还有,杂货店,...
还有, ...
果然,油棕跌价的连锁效应,开始在曼绒县感觉到了。
莫非这是全球经济萧条的开始?
Thursday, October 30, 2008
Wednesday, October 29, 2008
我逛茨厂街


过 后,1999 年后的几年 内,为了修读法律,每周几次必走茨 厂街,因为,上课 的 aTc 学院就在茨 厂 街。
如今,每次下吉 隆 坡,很少不去茨 厂街。
我去茨厂街,除了逛街,主要目的还是逛唐人街一带的书店 - 如上海书局(苏丹街)、大将书行(已搬迁)、大众书局(Hang Lekir 街,中英文各一间),等。 最近几年,更令我兴奋的是,原来那里还有三间专卖佛书的书店(全部开在楼上) - 即菩提书局、文殊书局及白屋书坊(苏丹街)。 难怪,每次跟太太说要去Petaling Street, 她自然的反应就是: “又要买书啦?”
提起茨厂街,也使我回想起1991年马华公会倡议华人文化城一事。当时,甫上任部长(民政)政治秘书的我,曾发表文告,指刻意设立文化城有画蛇添足之嫌,多此一举,甚至有碍全民团结。没想到,我一篇小小的文告,却引起了大大的反弹!
在马哈迪年代,茨厂街获得了政府的拨款,装修了不少;比起以前,情况改善了许多。现在,逛起来,肯定舒服得多了。
去吉隆坡,不去茨厂街一趟,有如到了北京城,没去天安门。至少,对我来讲是这样。
Monday, October 27, 2008
真正道理在哪里?
Saturday, October 25, 2008
Where to, Tanah Airku ?
Once upon a time, Tanah Melayu
Then came the Mat Sallehs
Who brought in the Chinese and Indians...
1942 Japanese came
Malays, Chinese and Indians
Fought & fought...
Till the end.
Then 1957
British balik kampung
Malays, Chinese and Indians shouted
Merdeka! Merdeka! Merdeka!
Later 1963...
Malaya, Singapura & North Borneo
Came together
Formed Malaysia.
Soekarno not happy
Malays, Chinese, Indians
Stood united
Konfrantasi defeated!
Then Singapore became unhappy
Lee Kuan Yew in tears, said bye-bye...
That was 1965.
Four years later 1969
Malays and Chinese quarrelled
Tunku Abdul Rahman in tears...
Sa-yo-na-ra !
There came NEP restructuring society
Chinese and Indians not happy
Because there is inequity.
Finally but not the end
3-08 came...
Malays, Chinese & Indians satu hati
Said NO to korupsi, inefficiency & inequality!
Are you Happy not Happy ?
Tuesday, October 21, 2008
Sunday, October 19, 2008
无关政治

民政马华改选, 尘埃落定; 谁胜谁负, 已成定局。
先讲民政, 开主要多元, 新人走单元, 后来变无元。
再谈马华, 开始福利, 而后政治; 虽走单元, 渐变多元。
后308演变, 马华振作, 民政没落。
谁去谁来,还看国阵; 巫统不变, 大家请便 !
Saturday, October 18, 2008
久 仰 康 桥

二 女 儿 妮 读 的 是 基督学院, 学 院 进 口 处 那 扇 陈 旧 的 大 门, 使 我 联 想 起 家 乡60 年 代 的 橡 胶 薰 房!
+of+uk2008+1058.jpg)
(3) 至 今 有 超 过60 多 位 诺 贝 尔 得 奖 者 是 剑 大 校 友。